3D 文物、古人製作
文物建立
參與完整文物陪葬品製作過程,結合歷史考據資料,深入搜集和考證相關資料,並與博物館專家確認成果。根據資料制定結構化 3D 模型規格,專注於外觀與材質選擇,最終成功完成 3 個文化 17 件文物製作。
規格序
參數
1
古文化類型
2
文物整體最大尺寸(長、寬、高)
3
內容物主體範圍
4
內容物附件
5
材質圖參考、3D Shader 設定
6
渲染視角
7
不同年齡陪葬是否有尺寸差異


古人物製作
人物模型製作對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挑戰,但由於我碩士期間專攻工業設計之人因工程的背景,我能快速融會貫通相關知識,並將人體比例的理解應用於數位建模與設計過程中。
深化了我對人物模型設計的理解,還將人因工程的理論與數位化製作實踐結合,展現了跨領域專業能力。最終成功完成 3 個文化 9 件古人製作。
文化研究 調查不同文化背景的墓葬尺寸與年齡段人體比例差異,並結合人因基礎模型框架調整。
與視覺還原 根據平面復原圖與考古資料,參考當時人的服飾、色彩與材質進行設計,確保模型不僅準確,還能忠實呈現歷史背景與文化氛圍。
3D 模型構建 運用 3D 設計工具,細緻雕刻人物形態,精準捕捉比例細節,並應用材質貼圖技術還原穿著的質感與色彩。

Last updated